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1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为什么会出现负利率这种完全违反传统经济理论的现象?是新全球化的影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产出率为负值,所以你投多少货币都不会进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是负的,资金的价格就是负的,利率就是负的,所以负利率的出现,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定的,也不是商业银行喜欢负利率,而是新全球化所产生的客观经济发展趋势。
2018年末,债券和股票投资占资金运用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8%和13.2%,较2007年末上升4.8个和3.8个百分点(详见表6)。(1)金融资产总量稳步增长,金融深化继续推进。
直接融资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金融风险主要由投资者直接承担。这里没有采用移动平均数,主要是为了简单明了)。第三部分基于分部门视角,测算并给出居民、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的资金来源及运用情况,分析各部门金融资产负债结构的最新变化。政府部门对地方平台及一些企业还有一部分隐性负债,基于会计记账原则,不体现在政府部门的金融资金来源和运用表中。由于贷款高度依赖抵押品,抵押品分布成为银行资金流向和资金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实际上不利于培养银行的信用贷款文化,不利于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发挥其识别企业家、支持创新发展的功能。
研究金融结构尤其是金融资产结构,是研究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他采用比较金融研究的方法,基于国民账户体系,对35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演进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回答了在金融发展的各个阶段,金融资产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市场主体被设定为高度理性的,市场信息也被设定为充分完全的,由此也就可以得出市场演化会不断地走向协调的结论。
但另一方面,如果经济衰退持续较长时间,那么,大企业通常就更难以承受成本和价格之间差距所带来的压力而破产。由此,我们就可以审视一个流行论断:高级财货(生产资料)行业的波动往往大于消费品行业。然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带来了财富幻觉的破灭,人们猛然间发现自己并不富裕,不仅已经耗尽了所有财富,甚至还透支消费了未来的财富,从而也就不得不压缩消费,其中尤其是会首先削减或放弃对高级产品的奢侈性消费。马克思写道: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
这样,零售商就会继续向批发商进行购买,而批发商又会向更大的中间商进行购买,等等。例如,就2008年经济危机而言,现代主流经济学人就倾向于将之归咎于次贷问题带来的外来冲击,而次贷危机又源于房价的不断攀升、利率的上下波动以及对风险监控的缺失。
[15]问题是,受生产者主权诱导,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往往会超出其真实的消费能力,这导致储蓄率通常较低,从而也就难以促进生产过程的延长和生产效率的提升。[22]问题在于,如果信贷扩张所推动的主要是高级产品的生产及其相关资本品的投资,进而推动奢侈消费品的不断升级,诱发社会大众的攀比式消费,那么,这种信贷扩张就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快速耗竭,这也正是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所在。[55]朱富强:《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表现形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对传导机制的考察》,《经济学家》2017年第6期。哈耶克说:为了获得健康状态所需要的那些东西,乃是能使生产结构尽快地和完全地适应于消费者货物与生产者货物之间的、以自愿储蓄和自愿消费来决定的需求的比例。
一般地,一国的有效需求有两大来源:(1)内源型需求,国内收入结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官员和所谓专家对经济周期的反应都是,抵制源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作的宏观经济理论,重回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的大概可靠和真实的分析。这是一种由内部发生的经济萧条,如1930年代和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萧条曾经以及正在例证的那样,尽管也还有其他例证,包括1990年代早期的全球经济衰退……泡沫经常是由错误的信念造成的,错误地相信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某一市场,甚或整个经济正步入一个增长的新时代。进而,孔德还提出,文明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的组成是死人多于活人死人越来越支配着死人。
事实上,现代市场已经远远不同于斯密以及萨伊等人所面对的小范围的熟人市场,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不再存在密切联系,进而产品的生产者也不再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2)它有助于维持需求的可持续性而不会突然中断,即使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依然有足够的储蓄来支撑消费需求。
(2)不稳定的储蓄变动往往会滋生出一种幻觉效应,短期的储蓄增大往往使得厂商误以为利率的长期下降,从而激发出对高级产品的过度投资。流行的观点将信用紧缩与银行的所有者或主导者联系起来,主导者洞察到了经济过热而有意识地收缩信贷。
一般地,市场定价体系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市场收入的巨大差距造成了购买力的社会分层,进而导致不同商品的自然价值与交换价值发生不同方向的脱节,其中,高级产品的交换价值要远高于其自然价值,从而就会吸引厂商的大量生产和投资,这已经为奥地利学派的先驱维塞尔所阐述。这也就意味着,对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剖析还需要进一步严密化和系统化,进而也就昭示我们去进一步完善这一拼图逻辑。但同时,也正是由于马克思将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从而也就难以为嵌入新古典自由主义的现代主流经济学人所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大企业的员工处于计划体系中,他们的工资水平都是由合同事先规定的。[32]参见卡西迪:《市场是怎么失败的》,刘晓峰、纪晓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54页。(4)进而分析内生于市场体系的经济危机在爆发前后所呈现出来的重要特性。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一方面,这涉及投资支出与消费支出对信贷伸缩的敏感性:投资支出通常比消费支出对信贷伸缩更敏感,从而也就出现更大的波动性。关于这一思维,我们也可以体悟一下赛亚.柏林演绎的希腊语言《刺猬与狐狸》: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它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
事实上,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2011年的报告,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创下了30多年来最高纪录:所有OECD成员国中,最富有10%人口平均收入已达到最低10%人口平均收入的9倍。[10]波斯纳:《资本主义的失败:零八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沈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但引入价格传导机制的分析却进一步发现,即使没有政策性的信用收缩,由于锦标赛制市场价格也必然会引发产品结构(生产和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逐渐脱节,这导致资本积累不足以及呆账不断增加,进而会引发银行信用的自动收缩。本章则从信用体系引导的超前消费角度来填补呆账孕育和累积这一图块,进而又从产品等级和价格分层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进一步填补超前消费的缘由,而产品等级和价格分层等又归源于锦标赛制市场定价体系以及相应的收入两极化,进而从物质基础的瓦解中揭示出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将人类的消费和福利从虚高水平重新拉回到真实水平,由此导致危机前的储蓄不足转变成为危机后的消费不足。显然,两者都会造成产品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脱节。美国银行CEO肯尼斯.刘易斯年薪为2787万美元,并且到2006年末拥有总价值约为2.3亿美元的美国银行公司股权。同时,在由偶然事件的触发而引发的金融不稳定过程中,这根本上也是内生于自由市场。
正是基于生产出的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产品,一种商品生产出来才能为另一种商品开辟了销路,才能提供了市场,从而才有萨伊的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同时,以锦标赛制市场定价体系为切入口,在推演内生于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周期理论之过程中,又结合了对奥地利学派(也包括凯恩斯经济学等)相关观点的评述,从而使得文章的剖析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皮革业的行业工资比平均值低8%,皮革业的秘书的工资则比平均值低15%。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奥地利学派将信用体系和信贷制度视为经济危机的根源。
[32]也即,经济泡沫往往以错置为起点,这可能是一场战争的爆发或结束、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发明,或者一项经济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高级产品的利润更高,银行和厂商当然更倾向于扩大高级产品的生产和投资。
这或者是源于信用、利率等因素造成的货币供给波动,或者是源于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以及新投资的急剧增长。第二,不同等级产品的生产企业也被赋予不同的锚定效应,高等级产品生产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通常会要求相应的更高工资。正是基于这种锦标赛制的市场定价体系,高级产品吸引了高收入阶层的高消费需求,从而具有高位价格,进而也会为厂商带来高额利润。不幸的是,不少人本质上是只狐狸,仅仅看到了多变的现象,却自以为是刺猬,以为看到了事物的根本和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社会的价格分层状况往往就与该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关。(4)产品价格与企业利润之间具有内生性。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一些片段显著地偏离构设的图案框架,这个反常就表明,这个图案构设本身就有问题,存在显著的缺陷。更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如何识别经济危机的市场内生性?根本上,这与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关,进而又涉及对市场定价机制的剖析和理解。
但是,我们却很少剖析那些产能过剩?为何会过剩?同时,这一流行也面临着这样的现实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品供给并没有满足所有人或者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又何以称之为生产过剩呢?正因如此,奥地利学派就极力否定生产过剩说。[12]卡西迪:《市场是怎么失败的》,刘晓峰、纪晓峰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