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53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三个坎儿将阻挡环境公益诉讼的进行。
有28%的参与者认为,对一个成功的农场来说,除了需要辛勤耕作外,还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分配,定价,核算,建设和营销。干旱和与气候有关的问题已经成为种植户作物生产的头等难题。
对于农业生产的内涵,有36%的受访者表示,农业耕作并不是一件简单单纯的事情,也并不是有利可图的,进行农业生产更多的代表着生产者对土地,动物和家族传承的热爱。有9%的受访者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膨胀,现代农业在过去50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温,干旱,潮湿,干燥,在今年的生产季节无一缺席。位列第二的是杂草抗性问题,有18%的种植户觉得这类问题是今年农场的主要挑战。而对于未来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有26%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还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的首要难题。
现代农民正越来越多的接受农化品安全使用培训,以更有效的保证食品生产安全人口增长和食品供应问题同样是受到种植者强烈关注。今年7月27日,江苏省环保厅流域处收到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短信通知,反映自7月26日4时起,位于无锡锡山区和苏州常熟市交界的望虞河张桥、锡常大桥断面氨氮浓度出现一次异常上升过程。
通过预警信息的报送及处置,有效地遏制了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一批河流断面的水质得到大幅改善。那么这种水质异常波动的幅度是否每次都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幅波动。发现这一情况后,江苏省立即将这一异常情况通报给安徽省,并向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汇报相关情况。[page]水质波动折射区域环境问题通报地方政府增强整改威力一些河流水质短期异常波动,反映出的恰恰是一个地方典型、共性的环境问题。
为促使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真正武装到牙齿,2009年,江苏省还购置了自动监控巡测车和巡测船,配备了众多先进的监测仪器,它们就相当于水陆流动自动站、流动实验室。2010年的一天,江苏省自动监控系统突然发出报警信号,显示在江苏和安徽两省交界断面水质中,氨氮指标突然出现了异常波动,最高时氨氮指标超出Ⅲ类地表水的30多倍。
水质监测监控实现全覆盖构筑水质安全铜墙铁壁如何才能全面快速掌握太湖流域水质情况,成为江苏省环保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形成了上下一体的望虞河联防联控监管体系。只有建立一个联防联控体系,才能对如此特殊的地区进行有效监管。如何抓住契机,落实地方政府治污责任,推进流域水质系统改善,是近几年来江苏省环保部门考虑的一个重点。
回忆起5年前那场水危机,江苏省无锡市民陈先生记忆犹新。安徽省针对江苏省提供的水质监测数据,立即进行了仔细排查,发现与江苏省相邻的一个镇区里,由于一些企业高浓度废水直排,从而引起了此次水质异常波动的情况。为此,江苏省建立了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建设了3个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站和10个浮标站,以获取长期、持续、动态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湖体水质及蓝藻的生长和变化情况进行监控,为供水安全提供预测预报。经过处置,7月27日16时起,两断面氨氮浓度已回落至正常水平。
当时大约有3天左右,自来水是臭的,既不能喝,也不能洗澡。明确望虞河流域环境监管联防联控牵头单位及相关配合单位,赋予牵头单位在望虞河水质异常时期统一调度、统一监测、统一排查、统一处置、统一上报的管理权限,形成上下一体、及时高效的平台体系。
经过处置,泥炭桥断面水质由之前的常年劣于Ⅴ类恢复至Ⅲ类 ̄Ⅳ类水平,水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随后,经过整改,通济河紫阳桥断面氨氮浓度趋于正常。
[page]建立联防联控监管平台有力保障太湖环境安全苏南环保督查中心作为江苏省环保厅派出的区域督查机构,在水质异常波动调查处理机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苏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程炜告诉记者,苏南环保督查中心是水质异常波动原因的调查者,是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者,是太湖流域多达上万家排污单位的监管者,进而达到保一方平安的作用。经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7月上旬,这一地区降雨较多。但近年来,调水期间水质波动现象时有发生。截至目前,112个水质自动站、3个水源地预警自动站和10个湖体浮标站,3艘应急监测船艇和12辆监测车,覆盖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省市交界断面、国控断面、出入湖主要河流和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位置。其次,完善水质异常时期监测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建立健全科学的监测预警与信息共享体系。经分析,明确对断面水质可造成影响的上游河流,一是通济河紫阳桥断面以上丹徒段。
查明原因后,金坛市环保局责令金坛市大地复合肥制造有限公司停产整治,对超标排放的行为立案查处,并加强断面巡查力度,防止超标情况再次发生。督查人员要求两地环保部门密切关注调水期间水质状况,加强沿岸污染源监管,保障调水期间水质安全。
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建立长效的水污染防治机制,有利于针对性、系统化解决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江苏省环保厅专门建立了一个能够统揽全局、统筹协调的流域性环境监管联合防控平台和指挥体系,来快速有效处置水质波动事件。
望虞河流域行政单元多,西岸支流纵横交错,水系流向复杂多变,水质波动原因的排查工作难度较大,引调水期间望虞河水质波动已成为太湖治理工作的难点。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江苏环保厅共向邻省环保部门通报信息10余期,排查污染企业30余家,查实污染源13起,约谈及通报地方政府3次。
同时,要求省界断面临近地方环保部门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提醒下游水产养殖等敏感区域暂停取水,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事发原因,苏南环保督查中心提出相关处理要求,暂时切断了排放源。江苏省环保厅立足于及时、高效原则,建立了水质异常调查处理省市县三级联络员制度,完善了水质异常波动分类处理的流程,要求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异常情况,要立即启动调查处理程序,开展污染源排查和加密监测,同时报告当地政府。而丹徒荣炳盐资源区水利站将蓄积于内河里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通济河,是造成本次通济河紫阳桥断面水质飙升的次要原因。
40个站点的建设实现了江苏省市主要出入境河流的水环境动态监测监控,既分清了区域水污染责任,又兼顾了生态补偿和国家考核工作需要。无锡水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蓝藻,蓝藻预警成了当务之急。
汲取了太湖蓝藻事件的教训,从2009年起,江苏省按照高标准、全覆盖、最先进要求编制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规划》,确定将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分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建设和太湖蓝藻预警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部分。针对通济河紫阳桥断面连续出现水质发生异常波动的情况,江苏省环保厅将相关情况对丹阳市政府进行了情况通报,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和时限。
经查在水质出现波动期间,两处河段皆有较高浓度氨氮污水团下泄。此外,江苏省环保厅将动态跟踪各交界断面水质变化,对发生水质异常的交界断面,将通报责任县(市、区)人民政府,并限期1个月内查清原因,整改到位,反馈情况。
经调查,确认此次水质波动的主要原因为丹阳市延陵镇在北岗河清淤过程中,将约1000吨高浓度氨氮废水从北岗河排入通济河紫阳桥断面,造成断面氨氮浓度飙升。很快,水质自动监控工程就在太湖流域迅速推进了。2010年,江苏省环保厅开始探索,力争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整合内部管理、监测、执法的力量,从而形成水质异常波动快速处理机制。对于曾暴发过太湖蓝藻事件的江苏省来说,是如何在确保太湖流域水质稳定趋好的同时,应对不时出现的污染萌芽?江苏省环保厅专门在太湖流域建立了水质异常波动快速处理机制,扮演着指挥中枢的角色,整体协调内部管理、监测和执法等各个环节,化解短期污染风险,进而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通过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江苏环保厅共捕捉了太湖流域34条河流的39个断面共88次水质异常波动情况。据了解,当跨省界断面发生异常时,江苏省环保厅还会将所掌握的有关数据及时提供给上游省份,使其能掌握更加详尽的数据资料,共同协作,有效避免了污染事件的发生。
在接到监测部门报送的各类报告后,江苏省环保部门根据预警信息,分别采取通报邻省环保部门、排查污染企业、约谈地方政府等措施,对水质异常波动情况及早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污染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同自动站进行质控比对,进一步快速有效地对蓝藻进行监测预警预报。
江苏省规定,对出现水质异常波动的断面,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处置,确保尽快恢复常态。而3个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站和10个浮标站的有机组合,把捕集太湖水质异常的关口前移,形成供水区域2千米 ̄3千米的实时预测,为水质安全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和采取措施处理水质异常情况构筑了牢靠的铜墙铁壁。
发表评论